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评价模型(一) 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TOPSIS分析 及其对应 PYTHON 实现代码和例题解释

admin 阅读: 2024-03-22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数学建模系列文章:

以下是个人在准备数模国赛时候的一些模型算法和代码整理,有空会不断更新内容:
评价模型(一)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TOPSIS分析 及其对应 PYTHON 实现代码和例题解释
评价模型(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二者对比及其对应 PYTHON 实现代码和例题解释
优化模型(零)总述,分类,解析各类优化模型及普适做题步骤
优化模型(一)线性规划详解,以及例题,用python的Pulp库函数求解线性规划
优化模型(二)非线性规划详解,以及例题,Scipy.optimize 求解非线性规划

文章

1.1 层次分析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层次分析法介绍:

问题引入:
评价类模型是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往往对应着生活中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例如,高考结束了,你是选择南大还是武大呢?已知今天空气中几种污染气体的浓度,如何确定空气质量等级呢?放假想要出去旅游,有好几个备选目的地,如果只能选一个,该去哪里呢?

基本思想:

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将决策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层次的来源),并通过人们的判断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为分析、决策、评价、预报和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

基本步骤:

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构建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这n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定出这n个指标的权重。由于指标比较多,直接定权重难度较大,且主观因素太强,故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对这些指标两两进行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主观因素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yVe5pTQI-1691547591221)(D:\S\typora文件夹\img\image-20230804162021988.png)]

3. 一致性检验即判断主观构建的成对比较矩阵在整体上是否有较好的一致性);

一致性检验结果要求CR值(CR=CI/RI)小于0.1,用于判断人们在构建判断矩阵时,是否存在逻辑错误,例如有ABC三个指标,我们判断A比B重要,B比C重要,因此逻辑上A肯定比C重要,但是如果在构建判断A比C时,认为C比A重要,那么就犯了逻辑错误,无法通过一致性检验。

具体方法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3VfVYavl-1691547591221)(D:\S\typora文件夹\img\image-20230804165156798.png)]

  1. 计算权重;
  • 求权重有三种方法,一般用第三种方法会多一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把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取平均值,得到最终的权重

    • 算数平均法求权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几何平均法求权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特征值法求权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求解得分(指标权重计算后的每个方案的得分)

举例:高考后选择南大还是武大呢?评价的目标就是选择学校,达成目标的方案就是选择南大或者选择武大,相关的指标有 学科实力,校园景色,男女比例(指标) 等等

  • 假设指标权重已经通过一致性检验并且计算得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按照每个指标给南大和武大打分打分可以是百分制的,也可以是针对每一个目标比如学习氛围、就业前景再按照层次分析法确定南大和武大的权重得分),最后再加权求和,便可以给出两个学校比较合理的得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考虑到对于不同的评价问题存在不同的指标,其量纲往往是不同的,不一定都是以分数都是衡量标准。因此对于某个指标,给不同的方案进行打分时,我们依然以“权重”作为其衡量的标准,其权重之和为1即可。如上图所示,相同颜色的单元格和为1,指标权重比较好理解,给予指标以不同的权重以加权。打分也是以“权重”来衡量,南大在学习氛围方面是0.6,武大便是0.4。如果再加一个东南,那学习氛围方面可能就是0.3,0.25,0.45,其加和依然是1。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正常打分作为衡量标准,例如学习氛围分数分别为95,90。但是为了整体更方便计算,这里选择“权重”作为衡量的标准,特此说明。

优缺点:

优点:

​ 它完全依靠主观评价做出方案的优劣排序所需数据量少,决策花费的时间很短。从整体上看,AHP在复杂决策过程中引入定量分析,并充分利用决策者在两两比较中给出的偏好信息进行分析与决策支持,既有效地吸收了定性分析的结果,又发挥了定量分析的优势,从而使决策过程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科学性,特别适合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决策分析中使用。

缺点:

​ 用AHP进行决策主观成分很大。当决策者的判断过多地受其主观偏好影响,而产生某种对客观规律的歪曲时,AHP的结果显然就靠不住了。

适用范围:

​ 尤其适合于人的定性判断起重要作用的、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要使AHP的决策结论尽可能符合客观规律,决策者必须对所面临的问题有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另外,当遇到因素众多,规模较大的评价问题时,该模型容易出现问题,它要求评价者对问题的本质、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掌握得十分透彻,否则评价结果就不可靠和准确。

改进方法:

(1) 成对比较矩阵可以采用德尔菲法获得。

(2) 如果评价指标个数过多(一般超过9个),利用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就有一定的偏差,继而组合评价模型的结果就不再可靠。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利用一定的方法,将各原始指标分层和归类,使得每层各类中的指标数少于9个

补充:

​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1946年由美国兰德公司创始实行,其本质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在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在评价中目的:确立评价指标。

对评价类问题建模,往往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1. 评价的目标是什么?
  2. 达成目标的方案有哪些?
  3. 评价的指标/准则是什么?
PYTHON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 导入所需包并将其命名为np A = [[1,1,4,1/3,3], [1,1,4,1/3,3], [1/2,1/4,1,1/3,1/2], [3,3,3,1,3], [1/3,1/3,2,1/3,1]] def ConsisTest(X): # 函数接收一个如上述A似的矩阵 # 计算权重 # 方法一:算术平均法 ## 第一步:将判断矩阵按照列归一化(每个元素除以其所在列的和) X = np.array(X) # 将X转换为np.array对象 sum_X = X.sum(axis=0) # 计算X每列的和 (n, n) = X.shape # X为方阵,行和列相同,所以用一个n来接收 sum_X = np.tile(sum_X, (n, 1)) # 将和向量重复n行组成新的矩阵 stand_X = X / sum_X # 标准化X(X中每个元素除以其所在列的和) ## 第二步:将归一化矩阵每一行求和 sum_row = stand_X.sum(axis=1) ## 第三步:将相加后得到的向量中每个元素除以n即可得到权重向量 print("算数平均法求权重的结果为:") print(sum_row / n) # 方法二:特征值法 ## 第一步:找出矩阵X的最大特征值以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V, E = np.linalg.eig(X) # V是特征值,E是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max_value = np.max(V) # 最大特征值 # print("最大特征值是:",max_value) max_v_index = np.argmax(V) # 返回最大特征值所在位置 max_eiv = E[:, max_v_index] # 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 第二步:对求出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权重 stand_eiv = max_eiv / max_eiv.sum() print("特征值法求权重的结果为:") print(stand_eiv) print("———————————————————————————————") # 一致性检验 ## 第一步: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I = (max_value - n) / (n - 1) ## 第二步:查找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RI = np.array([15, 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 第三步: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R = CI / RI[n] if CR < 0.1: print("CR=", CR, ",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 else: print("CR=", CR, ",大于等于0.1,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请修改判断矩阵") return None ConsisTest(A)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论文解读: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t81i1naI-1691547591222)(D:\S\typora文件夹\img\image-20230806224641292.png)]

1.2 熵权法

熵权法介绍:

​ 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带有很重的主观色彩,而为了使权重更加客观,我们利用原始数据中的某些特性来确定权重。一列数据方差越小,指标的变异程度越小,所反映的信息量也越少,那么此时其权重就应该越低。而一列数据所反映的信息量越少,其信息熵就越大。所以指标的信息熵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优良性质的特性。而且信息熵越大,权重就越低。(客观 = 数据本身就可以告诉我们权重)
​ 熵权法只是一个确定权重的方法,一般和别的方法(如TOPSIS法)一起使用

基本步骤
  1. 数据标准化

由于每一列数据可能代表不同类别,不同单位的信息,所以为了方便比较,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处理不同量纲大小带来的影响
  • 可以使得数据非负数(后面计算概率需要保证每一个权重非负)
  1. 计算信息熵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kAjRf5L-1691547591223)(D:\S\typora文件夹\img\image-20230806193409827.png)]

  • Pij的计算 保证了每一个指标所对应的概率和为1
  • 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所占的比重,并将其看作相对熵计算中用到的概率(连续性的占比)
  • 对于信息熵,Ej 越大,信息熵越大,表面第j个指标得到的信息越少信息效用值dj = (1-Ej ) 越大离散程度越大
  1. 计算指标权重

  • 计算每个指标的信息熵,并计算信息效用值,并归一化得到每个指标的熵权
  1. 计算综合得分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RhnrEhgp-1691547591223)(D:\S\typora文件夹\img\image-20230806193912914.png)]

PYTHON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e #定义文件读取方法 def read_data(file): file_path=file raw_data = pd.read_excel(file_path, header=0) #print(raw_data) return raw_data #定义数据正向化、标准化方法 def data_normalization(data): data_nor=data.copy() columns_name=data_nor.columns.values for i in range((len(columns_name)-1)): name=columns_name[i+1] #print(name) #正向指标直接标准化 if ('Positive' in name)==True: max=data_nor[columns_name[i+1]].max() min=data_nor[columns_name[i+1]].min() data_nor[columns_name[i+1]]=(data_nor[columns_name[i+1]]-min)/(max-min) #print(data_nor[columns_name[i+1]]) #负向指标先正向化、在标准化 if ('Negative' in name)==True: max0=data_nor[columns_name[i+1]].max() data_nor[columns_name[i+1]]=(max0-data_nor[columns_name[i+1]])#正向化 max=data_nor[columns_name[i+1]].max() min=data_nor[columns_name[i+1]].min() data_nor[columns_name[i+1]]=(data_nor[columns_name[i+1]]-min)/(max-min)#标准化 #print(data_nor[columns_name[i+1]]) #适度指标先正向化、在标准化 if ('Moderate' in name)==True: try: val_range= re.search(r'.*[\((](.*),(.*)[\))]',name) val_down= float(val_range.group(1)) val_up= float(val_range.group(2)) val_op=(val_up+val_down)/2 except: val_range= re.search(r'.*[\((](.*)[\))]',name) val_op= float(val_range.group(1)) #print(val_op) data_nor[columns_name[i + 1]] = 1-(abs(data_nor[columns_name[i + 1]]-val_op)/(abs(data_nor[columns_name[i + 1]]-val_op).max())) #正向化 max=data_nor[columns_name[i+1]].max() min=data_nor[columns_name[i+1]].min() data_nor[columns_name[i+1]]=(data_nor[columns_name[i+1]]-min)/(max-min)#标准化 #print(data_nor[columns_name[i+1]]) #print(data_nor) return data_nor #定义计算熵权方法 def entropy_weight(data_nor): columns_name=data_nor.columns.values n=data_nor.shape[0] E=[] for i in columns_name[1:]: #计算信息熵 #print(i) data_nor[i]=data_nor[i]/sum(data_nor[i]) data_nor[i]=data_nor[i]*np.log(data_nor[i]) data_nor[i]=data_nor[i].where(data_nor[i].notnull(),0) #print(data_nor[i]) Ei=(-1)/(np.log(n))*sum(data_nor[i]) E.append(Ei) #print(E) #计算权重 W=[] for i in E: wi=(1-i)/((len(columns_name)-1)-sum(E)) W.append(wi) #print(W) return W #计算得分 def entropy_score(data,w): data_s=data.copy() columns_name=data_s.columns.values for i in range((len(columns_name)-1)): name=columns_name[i+1] data_s[name]=data_s[name]*w[i] return data_s file='data.xls'#声明数据文件地址 data=read_data(file)#读取数据文件 data_nor=data_normalization(data)#数据标准化、正向化,生成标准化后的数据data_nor W=entropy_weight(data_nor)#计算熵权权重 data_s=entropy_score(data,W)#计算赋权后的得分,使用原数据计算 data_nor_s=entropy_score(data_nor,W) W.insert(0,'熵权法权重')#将结果保存为csv W0=pd.DataFrame(W).T data_s.to_csv('熵权法得分结果(原始数据).csv',index=0) W0.to_csv('熵权法得分结果(原始数据).csv', mode='a', header=False,index=0) data_nor_s.to_csv('熵权法得分结果(标准化数据).csv',index=0) W0.to_csv('熵权法得分结果(标准化数据).csv', mode='a', header=False,index=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1.3 TOPSIS优劣解距离法

TOPSIS介绍:

TOPSIS 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可翻译为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国内常简称为优劣解距离法

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都是得到权重的方法,而得到权重之后直接通过加权平均来计算每一家公司的得分,对于数据没有充分地利用。而TOPSIS法则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其结果能精确地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
直观理解,就是在所有指标中选出最大值(最小值),组成一个最优方案(最劣方案)。距离最优方案越近、离最劣方案越远的那个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极大型指标: 越大越高越好,又称效益型指标,一般是好的

极小型指标: 越小越少越好,又称成本型指标,一般是不好的

基本步骤
  1. 前期数据处理
  • 指标正向化:极小型指标转化为极大型指标 max{Xi}-Xi
  • 为了消去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需要对已经正向化的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定义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定义距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计算得分并归一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得出每个样本的综合评分,然后对最终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由此我们可得到每个样本的最终排名
补充几点说明:

权值:

  • 首先注意公式里面的权值Wi,这个是十分重要的
  • 权值的来源可以由层次分析法求得。不过一般是熵权法,因为层次分析法主观性太强

归一化和标准化的区别

先说是什么,再说为什么,再说应用。

  • 归一化:就是将训练集中某一列数值特征(假设是第i列)的值缩放到0和1 或者 -1和1 之间。方法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TOPSIS:

TOPSIS可以用以下几个式子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PSIS法的基本过程为先将原始数据矩阵统一指标类型(一般正向化处理) 得到正向化的矩阵,再对正向化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各指标量纲的影响,并找到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然后分别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该方法对数据分布及样本含量没有严格限制,数据计算简单易行。

个人理解:找到所有因子的最优值和最劣值组成一个多维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然后计算每一个样本举例最优值的距离和最劣值的向量,越远离最差向量的样本 排名(分数)越高。

论文解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题
  • 这条比较典型,里面有极大型,极小型,中间型,区间型指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YTHON代码:
# 导入分析库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导入数据 df = pd.read_excel(r'D:\S\20条河流的水质情况数据.xls') print(df.head(5)) # 查看头5条数据 # 极小型指标 -> 极大型指标 def Mintomax(datas): return np.max(datas) - datas df['细菌总数(个/mL)'] = Mintomax(df['细菌总数(个/mL)']) # 极小型指标 -> 极大型指标 df.head() # 查看 # 中间型指标 -> 极大型指标 def Midtomax(datas, x_best): temp_datas = datas - x_best M = np.max(abs(temp_datas)) answer_datas = 1 - abs(datas - x_best) / M return answer_datas df['PH值'] = Midtomax(df['PH值'], 7) # 中间型指标 -> 极大型指标 7为最佳值 # 区间型指标 -> 极大型指标 def Intertomax(datas, x_min, x_max): M = max(x_min - np.min(datas), np.max(datas) - x_max) answer_list = [] for i in datas: if (i < x_min): answer_list.append(1 - (x_min - i) / M) elif (i > x_max): answer_list.append(1 - (i - x_max) / M) else: answer_list.append(1) return np.array(answer_list) df['植物性营养物量(ppm)'] = Intertomax(df['植物性营养物量(ppm)'], 10, 20) # 区间型指标 -> 极大型指标 # 正向化矩阵标准化(去除量纲影响) def Standard(datas): k = np.power(np.sum(pow(datas, 2), axis=0), 0.5) for i in range(len(k)): datas[:, i] = datas[:, i] / k[i] return datas label_need = df.keys()[1:] data = df[label_need].values # 刨除变量名后的数据值 sta_data = Standard(data) # 正向化矩阵标准化(去除量纲影响) # 正向化和标准化 print(sta_data) # 10为下界,20为上界 # 计算得分并归一化 def Score(sta_data): z_max = np.amax(sta_data, axis=0) z_min = np.amin(sta_data, axis=0) # 计算每一个样本点与最大值的距离 tmpmaxdist = np.power(np.sum(np.power((z_max - sta_data), 2), axis=1), 0.5) tmpmindist = np.power(np.sum(np.power((z_min - sta_data), 2), axis=1), 0.5) score = tmpmindist / (tmpmindist + tmpmaxdist) score = score / np.sum(score) # 归一化处理 return score sco = Score(sta_data) # 计算得分 print(sco)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1.4 参考资料:

数学建模笔记——评价类模型(一)
数学建模之评价类问题
AHP代码
层次分析法,实例例子
PYthon实现熵权
TOPSIS法——利用原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归一化和标准化
机器学习面试之归一化与标准化
机器学习 数据特征 标准化和归一化
标准化和归一化,请勿混为一谈,透彻理解数据变换
数学建模之评价类问题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在线投稿:投稿 站长QQ:1888636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